Tuesday, October 23, 2012

搭乘光影摩天輪:看林麗娟《理髮店的女兒》

周末去了馬來西亞華人電影展。星期六下午看的幾部片子,因為有點醉翁之意,加上先前已談得很多,這裡不著筆墨,私下倒可以暢談一番。(囧)

晚上看林麗娟的《理髮店的女兒》。演員很好,除了教車那位大叔還過得去、修家具的阿海在海邊有點過不去之外,其他都是讚的。女主角很美,導演大方得體,都到了現場,都做黑裝打扮,頗有電影頒獎禮的氣派。有幸親聞兩位現身說法,聽到最直接的解讀。

導演林麗娟(左)、女主角黎慧敏(右)。
林麗娟(前)、黎慧敏(後)。(照片取自馬來西亞華人電影展FB專頁。)

電影畫面很美,片尾看製作名單,攝影師是宋文忠,聽朋友說他拍過蔡明亮的電影。指導美術的是李天爵,谷歌後才知道他2009年得金馬獎最佳美術設計,跟宋文忠一樣是《臉》的大將。黃楚原配的樂,雙拇指讚好。

《理髮店的女兒》跟大多數本地電影一樣,犯了跳格式剪接的輕率——雖說剪了十三個版本,認真程度令人欽佩,但有些片段畢竟格格不入。導演說是為了讓電影「沒那麼硬 / 或者更硬一點」。

許通元(馬華文學館主任、電影展節目策劃) 提出邱涌耀的《鸟屋》也拍马六甲,不同的是涌耀的景以「美」居多,而《理髮店的女兒》則呈現出馬六甲斑駁的磚瓦、下水道、陋巷等較「丑」的一面。導演回說這些歲月和歷史所形成的斑駁,並非美術所能鑄造,對她來說其實是很美的。這點我非常認同,也許因為本身是馬六甲人的緣故,因此早已和片中景色建立了某種私密的情感。

這部電影有很多從內裡「偷窺」的鏡頭——從理髮店的家事、母親紅杏出牆、女兒繁複的心事,到老街的蕭條、竹具店暗處窺看老店的寂寥...... 所有生活中不為人知卻又無可避免的落寞,或浮光掠影,或刻骨銘心,電影讓這些都歷歷在目。

當晚同行的夥伴都說這部電影內容不夠豐富,我倒覺得已經夠精彩了。片中突然出現的「大馬之眼」最礙眼,反而是林麗娟用光影搭建的摩天輪讓人感到踏實。就大馬電影現時的氣候而言,這是我個人第二部最喜歡的本地長片吧。期待林麗娟的下一部作品。


《理髮店的女兒》電影劇照

4 Comments:

Blogger tehkahyeim said...

最近在飞机上看了一部关于法国米其林三星大厨 Michael Bras 把事业传承给儿子的电影,名字叫 Step up to the Plate。拍摄手法有点偏向于半纪录片半叙述,也用了所谓的跳格式剪接。(我不懂电影评论,只是凭个人理解诠释 :) 可是影片给人一气呵成,行云流水,没有一点刻意营造气氛或情绪的感觉。

个人觉得这是华文电影有所欠缺的 - 抓住观众的眼睛。尤其是很多所谓的“艺术片”或“小品”,剧情薄弱不说,但即使不志在叙“事”,场景铺排与画面表达常常予人沉闷而且做作的感觉。一部戏看完也不知道导演要表达什么。当然,也许华人电影的发展或起步不能跟西方相提并论。不过还望诸位有才的导演可以更多从观众的角度出发,想想什么是好电影。To think out of the box, 我想这也许是我们需要的。

November 12, 2012 11:41 AM  
Blogger tcp said...

嗯,其實我也是亂寫的:P
說跳格式基本上是想說情節上的跳切
你說的那部電影也是情節的跳切嗎?

我是覺得這部片子在敘事的連貫性方面有點亂啦
是可惜
但整體上還是值得鼓掌的

隔天去看翠梅的
技巧和手法都比以前成熟許多了
挺好看

再隔一個星期去看James的"Call If You Need Me"(黑夜行路)
低成本製作來說算還不錯
你小弟很喜歡
哈~

November 12, 2012 4:05 PM  
Blogger tehkahyeim said...

拍摄手法是什么,其实我也不懂,哈,反正好看就是了。翠梅的贾导挺的那部?

November 15, 2012 9:16 PM  
Blogger tcp said...

看的是《无夏之年》(blogspot把'<' '>'符号里的东西都删掉了@@)
贾导挺的是哪一部?

November 16, 2012 1:41 PM  

Post a Comment

<< H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