謝謝你提醒我,持續航行的甜梅號
甜梅號第三張專輯《腦海群島》(發行日期:2010年2月13日)
一直很喜歡甜梅號,從這個世紀初在校園裡參加一些地下組織開始,搭上一群動不動就搬弄些許後現代概念的朋友,雖然大部分時候都很生澀模糊,卻不知如何就對後搖滾(或任何以「後」字為前綴的事物)產生莫名情愫了。
2001年友人從台灣寄來甜梅號第一張專輯《是不是少了什麼》,附送一張小小的黑白貼紙,簡單地印上"SUGAR PLUM FERRY LACK OF SOMETHING";那時想貼在吉他上,可又不想撕開它,總是想保存背膠的完好。直到現在,那張小貼紙還留在文具盒裡,似乎它便是這十年的歲月裡,連接青春與後青春的一則隱晦箴言。「是不是少了什麼…是不是少了什麼…」
那年我病了,回頭看確是個可憐的離鄉見習生,租了公寓的儲藏室當臥房,每天早上漫無目的地去上班或複診,夜裡或因疼痛而不能入睡,或因疼痛而轉醒。有些音樂於是變成了藥,一個人在房裡播著CD,轉移知覺;有時轉到天亮,醒來時聽見熟悉的頻率會稍感安慰,至少它們不忽略生存的意義。做為止痛劑的音樂,甜梅號便是其中一劑,而且半衰期(藥物濃度在體內從最高降低至一半的時間)頗長,一直到2007第二張專輯《謝謝你提醒我》發行時,所勾起的回憶竟如此鮮明。
我的第一張甜梅號早借給了學姐,這些年來她在海外工作,這張唱片就成了我們彼此聯繫的催化劑之一,歸還與否已不重要。當我持續忙碌於工作和學業,對聽音樂的熱誠一度落入近乎冷漠的低潮。《謝謝你提醒我》為我加註了現實中漸漸皺縮的勇氣,當我處於猶豫不決的兩難之中,它的適時出現勾勒出星際燦爛無比的光亮。
雖然甜梅號的唱片封套一貫灰暗,展現的內涵卻總是繽紛。今年二月推出《腦海群島》,我還是後知後覺,沒料到這麼快,也沒料到有此驚喜。封套設計誠懇、壯觀,CD則是仿黑膠唱片的復古風格,一如音樂和所有其他藝術型態的初衷。
另外值得一提的是,《腦海群島》由Andy Baker兼任錄音及混音師──他曾是Japancakes的錄音師──日本蛋糕當年也是我們鍾愛的甜點呵。你知道當回憶介入當下時,任何事物都將被賦予無限的美和潛力。
在我漸漸老去的年歲中,甜梅號終究是連接許多甜美回憶和魄力的分線,也是讓腦海中群島保持密切聯繫的主線。我很樂意地認同五月天是台灣主流音樂的首席樂團,也很高興1976得了金曲獎,也知道瓢蟲和蘇打綠在各自樂迷心中的重要地位;而甜梅號於我,是永遠都會創作好音樂的樂團,不管時勢有多險峻,不管團員如何流動,不管人們把政治和地球弄得有多髒。
甜梅號:
葉子:貝斯
孟諺:鼓
小白:吉他
小蘇:吉他、鍵盤 (2009年11月加入)
Labels: 立體聲
2 Comments:
居然和“後現代”有關……
所以應該是沒關係的嗎?
Post a Comment
<< Home